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技术创新之——内镜下贲门缩窄术_医院动态_长治市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长治市人民医院 > 首页 > 医院动态 > 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技术创新之——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技术创新之——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编辑:qt  发布时间:2020-01-02 15:50:38


  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近几年随着与中科院北京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医三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等密切合作,目前消化科诊治水平,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水平已跻身全省前列,尤其给太行老区人民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便利。为进一步方便太行老区患者就诊,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特将目前已开展成熟的新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1.超声内镜(EUS)
  超声内镜作为一种新颖的影像学技术,应用于临床仅有20余年历史。现已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和术前TNM分期、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胆胰疾病进一步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内镜是指将超声探头从内镜活检孔道置入,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特征、病灶浸润的深度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由于探头可以接近病变,探头频率可大大提高,使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特别对表浅或细小病灶的显示,远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2.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ERCP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该技术是由医生将十二指肠镜经口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行x线摄片达到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成功显示胰胆管结构进而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可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深受患者欢迎。
  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EMR是指胃镜下于病灶(如无蒂息肉、平坦或浅凹陷型息肉、平滑肌瘤、食管、胃、结肠早期癌等)处的粘膜下层内注射药物形成液体垫后,用特殊器械通过胃镜的活检管道孔切取大块病灶处粘膜组织的技术方法。其优点是不用开刀手术,在内镜下即可将病灶切除,EMR技术在对胃肠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增加病灶切除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根治的目的,联合无痛胃镜技术,治疗过程中病人无痛苦、风险小,手术过程最短十几分钟即可完成,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无脏器功能损害等特点。
  4.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ESD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于胃肠道的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由专业医生通过胃镜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发现和确定胃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在胃镜下先用染色剂使肿瘤着色,再在肿瘤周围用电凝方法做一环状标记,在肿瘤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明显抬起,沿病变边缘标记点切开黏膜,使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再用特殊的剥离器械将肿瘤从其下方的正常组织上完整切除下来。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目前已成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5.消化内镜隧道技术(STER)
  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和ES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早是2009年由我国著名消化内镜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令狐恩强教授率先提出,并在全世界第一次于人体运用隧道技术成功切除了食管大面积的早癌获得了成功,此后继续进行该技术动物与临床研究,使用该技术对贲门失弛缓症、黏膜下固有肌层肿瘤进行治疗,使隧道技术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隧道技术的产生让大量的消化道早癌、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和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能够避免创伤较大的传统外科手术方式而一样可以让患者得到治愈。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以及食管胃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该技术通过内镜操作,由于建立了黏膜下隧道,虽然切除了肿瘤,但瘤体部位的黏膜层是完整的,这大大减少了消化液外漏入胸腹腔的机会,降低了由于消化液外漏导致的继发感染;而且在黏膜下隧道内切除肿瘤,即使创面穿孔较大,但由于黏膜层是完整的,也不必进行穿孔创面的闭合,只要瘤体切除后用多枚金属钛夹将黏膜层切口夹闭缝合好即可,从而保证了消化道的完整性。其近期治疗效果可以与外科手术媲美,同时又具有安全
微创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这样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快,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7.遥控胶囊内镜系统
  随着胶囊内镜应用的逐步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乐于接受此项检查,传统的胶囊内镜检查是通过人体消化道的自然蠕动推进的,因为胶囊内镜不受人为控制,所以传统的胶囊内镜检查仅仅应用在小肠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而我科即将引进的由安翰公司研发的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系统突破了这一局限,该系统采用磁场技术对胶囊在体内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使的胶囊内镜对胃及小肠的遥控无痛检查成为了现实。
  该系统全称“主动精确控制消化道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定位胶囊内窥镜系统实现了革命性的精确控制及定位功能,从而实现了胶囊内窥镜对胃部的全面精确检查,是胃及消化道疾病早期检查的利器。传统胃镜带来的不适感和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使得很多人放弃了传统胃镜的健康筛查,而该系统只需随水吞服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无痛、无创、无感染、无死角的胃部检查即可完成,对早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