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通过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国日间手术联盟眼科专委会、中国初级保健公益基金会认证,成为“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实践基地”。
随着老龄化及三高发病率提升,目前我国眼底病患者总数超过4000万,但规范治疗率不足20%。眼底疾病不仅对视功能的损害较大,且疾病进展不可逆,需要长期治疗。如果不能接受规范化诊疗、延缓疾病的进展,最终患者会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项目简介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基地由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中国日间手术联盟眼科专委会联合牵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由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中国日间手术联盟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魏文斌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3位专家组联合发起,旨在解决眼底病患者“预约难、流程烦、等待久”的三大困扰,通过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的全流程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眼科科室的运行效率,推动更多眼科科室实现眼底治疗24小时内问诊到治疗全流程的打通。
光明中心
眼科中心于2021年加入全国首批国家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光明中心”创建单位。旨在促进眼底医师人才培养、推动眼科学科发展、加强眼底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规范眼底影像检查诊断,推进眼底疾病诊疗同质化建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眼科进入全国眼底疾病创新诊疗一体化管理体系,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眼科知识
玻璃体注药术:
“玻璃体注药术”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把药物直接打在眼睛的玻璃体腔内,使药物能够最快抵达病灶,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内操作之一。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优势:
眼底病患者需要长期诊疗,传统诊疗模式,由于床位不足、住院难、流程复杂等诸多原因,使玻璃体注药治疗等待时间长达两周甚至更久,而耽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和流程,提升效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信息化重塑问诊预约、检查、复诊等多个环节,将患者注药等待时间从两周缩短至半天,实现上午门诊、下午注射(打针),24小时内从问诊到治疗一次性完成。节省患者及家属的诊疗时间,高效优化治疗效果。
应用玻璃体注药术治疗的疾病:
1.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术后或葡萄膜炎等引起的黄斑水肿)。
2.各种原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中渗等)。
3.视网膜新生血管(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Coats'病、脉络膜血管瘤等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微血管病变)。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
5.眼内炎、眼内肿瘤等。
临床病例:
一、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前:黄斑区可见大量出血,OCT示黄斑区色素上皮层隆起,神经上皮层水肿
玻腔注射抗VEGF药物第一针后:黄斑区网膜水肿、出血明显吸收,隆起范围高度减少,水肿消退。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见大量出血,OCT示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囊样水肿,视网膜层次不清
玻璃体腔注射药物第一针后:出血基本吸收,黄斑区水肿明显消退。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前:网膜大片状出血,视网膜动脉细、水肿,OCT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囊样水肿,见点次高反射。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后: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黄斑水肿明显消退
踔厉奋进 追求卓越
眼科中心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长治市眼科质控部基地。下设白内障、眼底病、泪道病、青光眼、屈光与视光、眼眶病与眼整形、干眼及眼表病等专业组。近年来,致力打造医教研公益一体化的现代化区域眼科医疗中心!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助力“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实施。
加入“光明中心”,由单纯临床服务向临床研究转变,单一接诊模式向慢病预防管理转变,临床治疗的患者可获得至少连续5个月的随访管理,将缩短患者诊治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形成一条眼科慢病管理模式。为眼底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治和管理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标志着眼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进入一个新局面。可以更好、更规范地为眼底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及疾病管理的平台。提升眼底疾病治疗效率。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实践基地”让眼底病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从就诊到接受玻璃体注药的目标,是眼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