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我院胸痛、心衰、房颤中心三大中心的建设经验,推进建设流程不断完善,更好的提升各个中心的诊疗能力,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2月28日,我院举办胸痛、心衰、房颤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
院长胡文庆、副院长周潞荣及医务科主任金鑫、胸痛中心协调员毕淑珍、核心科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吴磊、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玉平主持。
院长胡文庆对三个中心建设提出新期望
副院长周潞荣对三个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吴磊讲话
胸痛中心协调员、急诊科主任毕淑珍做《胸痛中心——急诊科工作汇报》,汇报中详细总结了急诊科在胸痛中心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22年急性高危、低危胸痛例数及占比与2021年相比呈升高趋势,疫情期间急诊科诊断、快速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院外心脏骤停抢救及时,院前院内10分钟内就可完成心电图诊断。下一步,急诊科将继续加强对年轻医师高危心电图识别的培训,提高院前医生处置高危重症的能力与水平,争取完成急诊危重症复苏单元平台建设及专科-急诊,急诊-院前,院前-现场,现场到公众四个前移。并且积极引进人才及培养人才,壮大院前急救队伍,构建大急诊医疗救治体系,带动区域内急诊急救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胸痛患者得到快速、精准、高效的医疗救治。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玉平对《内外兼修 双“心”合璧-冠心病治疗之思考》进行分享
胸痛中心秘书张建伟对《胸痛、心衰、房颤中心2022年度总结及2023年度计划》进行了汇报。心血管内科分别在2018年7月、2019年12月、2021年11月获得了胸痛、心衰、房颤中心的国家级认证,最值得可喜的是2022年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都是免检审核通过国家再认证,尤其是胸痛中心数据完善,核心指标省内领先,最突出的体现是D-to-W时间最短6分钟,极大程度反应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自通过心衰中心认证以来,坚持规范诊疗及长期随访,对患者实行闭环全程管理,实现了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2022年质控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尤其在省内质控位列前茅。房颤中心的核心理念是规范化抗凝及实施射频消融手术,预计今年大幅度提高射频消融及一站式手术例数,真正为患者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下一步作为长治市胸痛及心衰中心联盟,持续发挥理事长单位的牵头引领作用,加快帮扶基层各中心的建设,始终坚持各个中心院内院外常态化质控,持续改进,保证各中心良性高质量运行发展。
胸痛中心协调员、急诊科主任毕淑珍做《胸痛中心——急诊科工作汇报》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玉平对《内外兼修 双“心”合璧-冠心病治疗之思考》进行了分享,主要阐述了冠心病治疗的四套马车,药物治疗、PCI、CABG、杂交手术,针对不同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适应指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患者健康。
胸痛中心秘书张建伟对《胸痛、心衰、房颤中心2022年度总结及2023年度计划》进行汇报
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吴磊表示心血管内科在院领导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将会进一步做好各个中心的工作,积极推进科室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脏康复等亚临床专业方向精细化发展,对相应人员进行培养、加强学习,奋发向上更好地做好三个中心的建设工作。
副院长周潞荣高度赞扬了胸痛、心衰、房颤中心2022年在张玉平医疗总监的带领下取得的良好成绩,尤其是引进山大一院省级学科带头人吴磊主任以来,心血管内科全面落实主诊医师负责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重点技术自主性逐步加强。
近年来,在心血管内科及核心科室的紧密配合协作下,胸痛、心衰、房颤中心取得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院长胡文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要不断完善长治市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积极推动分级诊疗、上下联动,使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诊疗能力和急救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造福百姓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