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首次使用“零交换”技术完成一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手术,属晋东南地区首例,填补了此项技术。在我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术式上的空白,标志着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颅内动脉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颅内动脉狭窄是脑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但解除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意义重大。“零交换”技术通过输送型球囊扩张微导管的“球囊+微导管”一体化设计,术中一步完成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球囊后扩张全过程,相比传统的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手术,能减少器械交换,简化操作步骤,减少透视时间和造影剂剂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开创了ICAS血管内介入治疗新时代!
接受治疗的江女士今年65岁,1月份因“脑梗死”入院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经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出现言语不利及左侧肢体无力。3月4日,江女士再次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复查头颅核磁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分水岭梗死,根据我国颅内动脉诊疗指南,符合颅内动脉介入手术的适应证。
目前,脑动脉狭窄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脑血管支架植入治疗。针对使用药物控制不佳的大脑中动脉狭窄,选择脑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是更佳的治疗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手术成功将大大降低病人罹患脑梗死的危险,同时通过血管管腔的重新开放,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病人脑内供血恢复正常。
我院神经内科执行主任麻春林带领医疗团队,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全面讨论,江女士大脑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右侧脑组织因血管狭窄已经存在大面积低灌注区,不及时进行干预患者病情将会越来越严重。患者血管条件差、迂曲明显、责任血管纤细,手术极其容易出现出血,局部血栓形成等风险,手术难易程度不言而喻。
针对病情,麻春林和团队医护人员细致分析讨论后,为患者制定最优手术方案,即通过“零交换”技术施行微创介入,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
术中,麻春林团队行小球囊预扩张后,直接使用输送型微导管行球囊扩张,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50%,同时无明显弹性回缩,经综合评估未植入支架,术后江女士恢复良好,手术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