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07“以本为本”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08“四个回归”
(1)回归常识 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2)回归本分 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
(3)回归初心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4)回归梦想 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09“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0“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1“四有”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12“四个引路人”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3“四个相统一”
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14“破五唯”
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15五大类型“金课”
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
16“金课”的标准
“两性一度”即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提升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17“四新”建设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8“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六卓越”是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一拔尖”是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该计划是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的一项系统性人才培养改革工程,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通过七大专项计划,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9OBE教育理念
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的人才培养理念。
20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重点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
(5)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